平型关战役
2023-07-20
发布人:创始人 新闻来源:本站 新闻浏览次数:542

返回列表

平型关战役

图片1.jpg

大同失守后,中日两军在内长城一线展开激战,八路军在平型关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一、中日双方的军事部署

大同失守后,阎锡山及时调整部署,将战区主力全面南撤到内长城一线。其撤兵情况如下:杨澄源第34军由东井集撤至应县下社、茹越口,收容李服膺部的第101师、第200旅等残部(李服膺第61军番号被撤销),归入该军;而把原属该军的郭宗汾第71师和续儒林新编第 11旅编为第2预备军,由郭宗汾任军长,置于繁峙城附近。王靖国第19军由大同、聚乐堡撤至雁门关,加入方克猷独立第2,守备雁门山。傅作义第35军由绥东丰镇撤至阳方口、宁武。骑兵赵承绶军退至朔县、神池方面,警戒雁门、宁武西翼。原陈长捷第72师及于镇河新编独立第4旅,分别经雁门关、虎峪口撤至雁门山南的代县,予以新的第61军番号,由陈长捷任军长。

日军第5师团陷广灵后,续向灵丘、浑源进攻,同第73师等部激战。为防日军攻占平型关,切断雁门关的后路,阎锡山急调雁门关附近的孟宪吉独立第8旅驰赴平型关,增援第73;另调第6集团军副总司令孙楚至大营,指挥高桂滋第17军、第73师以及第33军的独立第3、第8两个旅,在平型关南北的既设阵地阻敌。与此同时,空军司令员周至柔于912日电告阎锡山,由陈栖霞率空军4个中队北上支援。14日,空军编为北正面支队,设司令部于太原。

与此同时,日军也进行新的作战部署,决定采用两路分进合击的钳形迂回战术,即以第5师团万余兵力为主攻,以察哈尔派遣兵团万余人为助攻。主攻方向的作战任务是,首先攻占平型关,抢夺南下通路--滹沱河河谷,继而以迂回战术,直扑忻县,夺取恒山之战略中枢,企图将该地区中国军队聚而歼之,然后乘胜南下直取太原。

恒山山脉处于晋、察、绥3省交界地带,横亘于晋北中部,山势雄伟,诸峰矗立,有平型关、雁门关等要隘,内长城蜿蜒其上,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它的正面--雁门山,纵深达30公里,峰峦叠嶂,山势陡峻,易守难攻,是著名的古战场。而它的右侧却是宽1030公里的滹沱河河谷,卧在恒山脚下。在军事地理上这条川道是恒山山脉的战役走廊。这条走廊握于我手,不但保障了恒山守军的战役机动,而且结成了连接五台山的纽带,加强了战略上的主动性。反之,如果丧失了这条走廊,恒山山脉东麓(中、南段)的宽大正面则暴露无遗,驻守该地区的各军将陷于被禁锢的地位。由此可见,恒山既是晋北的第二道天然屏障,又是第二战区的战略支点或战略中枢地带。正因恒山有如此之重要地位,阎锡山在长期军阀混战中依托恒山山脉,建有永备火力点和野战工事,构成一道比较坚固的内长城防线。在晋北一线失利的情况下,退守此防线,可以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既设工事,有效地阻击日军的进攻,以确保太原及山西腹地。

915,汤恩伯奉命调往第一战区,阎锡山即令第6集团军副总司令孙楚接替广灵方面作战;并令傅作义将第35军防务交由独立第7旅附新编第3团接替,该军作为预备队集结于阳明堡附近待命。同时,针对日军两路分进合击的战术,阎锡山又调整部署,将内长城防线分为左右两个地区:以杨爱源为右地区总司令,孙楚为副总司令,辖第33军、第17;傅作义为左地区总司令,辖第61军、第34军、第35军、第19;以第71师及第72师为预备军。

9月中旬末,阎锡山在太和岭口召开军长以上人员参加的军事会议,研讨作战方案。会上,他根据1927年参加北伐时与奉军大战于灵丘、繁峙间的战例,提出了把日军放进平型关以内进行围歼的计划。即以逐次抵抗的方式,诱敌深入到砂河以西地区,然后从恒山、五台山两方面发动钳击,并截断平型关要隘,会歼日军于滹沱河上游砂河至大营间的盆地里。阎锡山称之为口袋阵,要把敌人放进口袋里,给以狠狠的打击!”其具体部署为:

平型关方面:以孙楚第33军两个旅(独立第3、独立第8)及从广灵退守的第73,在正面排列阻击;高桂滋第17军在北侧的团城口一线占领阵地。其任务是先依险要地势阻击,予敌以伤杀,然后主动向南经大营、砂河移至五台山,作为南机动兵团,待机出击。总指挥为孙楚,指挥所设于大营。以上兵力计3个师又2个旅。

茹越口方面:以杨澄源第34军第101师和梁鉴堂第203旅,分守北楼口、大小石口、茹越口间的已设阵地,重点防守繁峙北的茹越口。并从太原调姜玉贞第196旅至繁峙以北地区,归入第34军序列。第2预备军置于繁峙待机。以上兵力计2个师又3个旅。刘茂恩第15军设防于恒山外侧。

雁门关方面:以王靖国第19(3个旅),东连第34,扼守五斗山、马兰口、虎峪口、水岭口至阳方口间的阵地,重点防守代县与雁门关间。该军所属的陈长捷第72师和于镇河新编独立第4旅编为第1预备军,置于雁门关南代县。以上兵力计1个师又4个旅。

阳方口方面:由傅作义第35(两旅两团),配属第61军之马延守独立第7旅负责。第35军于宁武集结后,向代县东进,适时进出于繁峙以北的恒山方面,与刘茂恩军组成北机动兵团,由傅作义指挥,从繁峙北翼展开,俟敌胶着于繁峙主阵地时,围而歼之。

赵承绶骑兵第1(两个师)在神池、朔县,担任侧翼警戒。

以上总兵力六七万人,欲与日军在砂河及繁峙城间进行决战。阎锡山对此计划颇为满意,自诩为:“布好口袋阵,让敌人进得来,出不去。因此,他信心倍增,亲自召集有关将领到岭口行营,面授机宜,并率众将领至繁峙、砂河间的主阵地带进行周密的实地勘察,以便选定极扼要地形,构成最坚固的口袋式纵深阵地网。这还不放心,又派高参前往平型关、团城口、恒山各方,向孙楚、刘茂恩、高桂滋等传达指示。

正当第二战区调兵遣将在内长城一线布防之际,日军两路大军便紧追而来。9月中旬,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15旅团从大同沿同蒲铁路南下,兵锋直指山西省会太原;5师团则由阳原、蔚县突破晋察省界,进攻广灵。

日军于917日占领浑源,20日攻占灵丘。21,板垣即命步兵第21旅团长三浦敏事指挥第42联队第2大队(2中队)、第11联队第1大队、第21联队第3大队,附1个野炮兵大队,4个大队的兵力,沿灵丘--大营镇大道,直扑平型关;又命令步兵第 21联队长粟饭原秀率该队(缺第3大队)从浑源出发,企图攻击平型关右侧后。

平型关位于灵丘县西南,为内长城南端重要关隘,两山峡谷中纵贯一条大道--蔚代公路,公路两侧地形复杂,峰峦叠起,陡峭险峻,既是控制冀、察入晋之交通要道,也是日军由灵丘进攻雁门关侧背的必经之路。在关前,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的窄沟,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汽车,地势险要,是理想的伏击地。

为阻止日军,921,73师奉命占领平型关南之马跑泉经平型关至东跑池南侧之线;17军占领东跑池经团城口至西河口西北高地之线;15军占领大坪村经凌云口至北楼口之线阵地;新编第11团在蔡家峪南北高地之线担任警戒;独立第3旅在神堂堡、马跑泉以南地区占领阵地;原在平型关、团城口、西河口、牛心堡之线构筑工事的独立第8,俟第17军占领阵地后,集结于大营附近。

922日,日军第21旅团先头部队到达平型关,与担任修筑工事的独立第8旅展开激战,守军1个连伤亡过半,阵地易手数次,失而复得。次日拂晓,日军主力四五千人到达,又向平型关、团城口一带阵地大举进攻,并以数十辆战车沿公路向平型关推进。

孙楚即令高桂滋第84(辖第250、第251)出击,251旅之第502团首先迎敌。日军以飞机、大炮、机枪和坦克猛攻,冲击平型关。敌我相距仅400米左右,双方短兵相接,形势危急。团长艾捷三身先士卒,率一连步兵,阻击敌军,不幸中弹负重伤,战况更趋紧张。高桂滋急令第250旅增援,该旅两个团先后参加战斗,战斗极为激烈,双方伤亡惨重。日军不断增加,并在飞机的配合下,攻占了晋军据守的 1886.4高地,控制了全线阵地。阎锡山闻讯大为震惊,提出悬赏万元夺回1886.4高地。第251旅之第501团组织奋勇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夺回高地,战局才转危为安。

与此同时,日军2000余人进攻东跑池西北高地,因第73师尚未全部到达指定位置,高地仅有独立第82个连,经奋力苦战一夜,终因后援不继而全部牺牲。日军继续深入,我第73师、第84师等部相继赶到,与日军交火。激战至24日午后,方始将敌击退,收复东、西跑池及附近高地。

为了确保平型关,923,阎锡山调整部署:命令傅作义率领预备军增援平型关,与杨爱源联合指挥作战;新编第2师赴西河口地区待命;71师于当晚向大营东北地区前进;72师即向砂河集结待命。同时,阎锡山电告朱德:22日夜日军忽然奇袭平型关阵地,发生激烈战斗,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朱德接电后,同彭德怀立即电令:“一一五师应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但须控制一部于灵丘以南,保障自己之右侧。并且回电阎锡山,报告进攻准备情况。

正在日军正面进攻相持不下之际,粟饭第21联队于921日从浑源出发,次日晨到达羊投崖,向南进攻,遇到守军抵抗,战斗没有进展。23,被迫从该地撤出,转进到棚子沟方面,企图由龙嘴村、大坪村直捣大营,断我平型关守军退路。但在龙嘴村一带遭到第15军的阻击,激战两日,仍未突破我防线。后因平型关正面战事陷于胶着,该敌乃奉命增援正面作战。

924日,傅作义率预备军两个旅到达平型关。日军亦增兵 5000人,分别向东西跑池、1886.4高地、团城口及讲堂村各处猛攻,炮击甚烈。激战终日,终因我军伤亡过重,1886.4高地及东、西跑池再度陷于敌手。

同日,傅作义、杨爱源与八路军第115师联络参谋共同商讨,决定次日(25)拂晓,以第71师和第115师合击团城口之敌。具体攻击计划如下:

()正面以第71师附新编第2师为主攻部队,第 84 师仍固守原阵地。

()714个步兵团,按此要领部署攻击。

(1)1个团由团城口于2141.96高地间,沿山麓向东攻击,再向南旋回,以蔡家峪、小寨为攻击目标。

(2)以两个团由2141.96高地至西河口之间向东攻击,并掩护团城口正面攻击部队之侧背,截断向浑源撤退之道路,以王庄堡为攻击目标。

(3)1个团为预备队,由团城口附近前进。

()独立第8旅以一部协同第71师之攻击,以辛庄(在东跑池东北约2公里)为攻击目标。

()115师担任敌后攻击,以东河南、蔡家峪为攻击目标。

第二战区各出击部队遂按计划准备向敌反击。924,6集团军给第115师送来《平型关出击计划》,拟定以第71师附新编第2师及独立第8旅一部,配合第115师向平型关以东之日军出击。第 115师立即组织指战员到乔沟至东河南镇地段察看地形,部署伏击。具体部署为:以第343旅第686团占领小寨村至老爷庙以东高地,实施中间突击,分割歼灭沿公路开进之敌,尔后向东跑池方向发起进攻;以第685团占领老爷庙西南至关沟以北高地,截击敌先头部队,协同第 686 团围歼进入伏击地域之敌,并阻击东跑池之敌回援,尔后协同防守平型关的友军,夹击东跑池之敌;以第344旅第687团占领西沟村、蔡家峪、东河南镇以南高地,断敌退路,并阻击由灵丘、浑源方向来援之敌;以第 688 团为师预备队。

二、平型关大捷

924日夜,八路军第115师冒着倾盆大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老爷庙至小寨村公路附近高地。

925日晨,日军第21旅团第21联队之第3大队,携带大批辎重车辆,沿着公路西进。7时许,敌全部进入我乔沟伏击圈。由于雨后泥泞,日军车辆相拥,行动迟缓。第115师采用拦头断尾、中间突击、分割歼敌的战术,居高临下,突然向敌发起猛烈的攻击。第685团迎头截击,歼敌一部,封闭了日军南逃之路。第687团分割包围了日军后尾部队,切断了其退路。第686团实施突击,冲向公路,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日军利用车辆作掩护,进行反击,拼命夺取老爷庙制高点,企图向北突围。第686团第2营顽强抵抗,连续打退了日军多次反扑,将日军压缩在峡谷之中。板垣急令在蔚县的第21旅团和涞源以西的第9旅团各一部,火速增援。第115师独立团、骑兵营在灵丘以北和以东地区阻击增援日军,并在腰站毙伤日军300余人。被围困在小寨地区的日军,6架飞机的掩护下,再次向老爷庙反扑。第686团与敌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血战至中午13时许,取得了伏击战的重大胜利。

为了扩大战果,八路军又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343旅主力向平型关正面东跑池一线之敌进击,于黄昏时攻占了东跑池东北1900高地,将日军压缩包围于该地。但由于晋绥军未按预定计划出击,致使粟饭部约2个营向西北团城口突围逃窜,失去了消灭更多日军的机会。

是役,八路军第115师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野炮1,以及大量军用物资。第115师亦伤亡400余人。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利。八路军出师山西,初战告捷,打击了日军气焰,振奋了国民士气,提高了八路军的声威。

三、撤守内长城

平型关之战,由于八路军英勇杀敌,创造抗战首胜的光荣战绩。阎锡山为此感到很欣慰,彻底放弃了原来把敌人放进关内,进行砂河会战的计划,而欲与敌在平型关外决一雌雄。本来,战斗开始不久,阎锡山就听信孙楚等人的建议,对原定作战计划有所动摇,令平型关、团城口一线所部固守,相机出击。而现在阎又为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所鼓舞,加之雁北方面的敌情无多大变化,又觉得平型关外的局势大有可为。于是他一面命令郭宗汾第71师坚守涧头、迷回阵地;一面令在代县的陈长捷第61军火速驰援平型关。

然而,战事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正值傅作义指挥部队向敌反击时,日军主力又转向团城口方面猛攻。团城口位于平型关北5里处,为平型关隘前的制高点,也是晋北主阵地之要点,一旦被敌突破,则雁门关感受威胁。但是,守军高桂滋第17军竟不顾大局,在日军重压之下退出团城口阵地,致使东、西跑池以北的鹞子涧、六郎城一带险要阵地相继为日军所占领。阎锡山获悉后,非常气愤,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守军是蒋介石派来的中央军。事后,阎同其将领回忆起此事还愤慨地说:“高桂滋放弃团城口,比刘汝明放弃张家口,更为可杀!”

团城口丢失,71师及独立第8旅不得不占领迷回村、黄圪底窳一带,构筑阵地,先对敌进行阻击,激战至中午,将日军右翼击溃,夺回数个山头,稳住了阵脚。陈长捷又率第72师及时赶到,随即乘胜反攻,由公路两侧出击,夺回鹞子涧一带高地,将日军包围于东、西跑池之深沟内。这样就将出击的作战变为争夺山头之战。

同时,阎锡山鉴于杨爱源、孙楚对客军没有笼络统御能力,特命傅作义前往大营,全权指挥平型关方面作战。并且设想俟陈长捷部到达平型关后,仍调度高桂滋、刘茂恩两军,协同反攻团城口,然后再联合八路军,歼灭板垣师团于平型关、东河南间。

为此,926日晚,阎锡山给各集团军下达命令如下:

()<庾〉关(即平型关--引者注)正面之敌,连日与我激战,已被我击溃。宥日(26 ),敌由浑源、灵丘增援甚众,煌捃部约 2000,20余门,向我[]越口一带进攻,敌似有进入关内之企图。

()我决集中兵力,迅速抗拒各个正来犯之敌。

()六集团军应联合十八集团军及总预备军,迅速击破进攻平型关之敌,七集团之杨爱源军,应竭力抗拒在[]越口一带之敌,其余各军固守阵地,以待我主力转移反攻该敌。

()各集团军应本以上要旨,妥筹部署,即行开始动作。

就在阎锡山调整部署的同时,板垣急调第42联队主力,由蔚县增援平型关。26,该部加入团城口、鹞子涧、六郎城一带的战斗,并集中兵力向迷回村方面猛攻。激战至晚,中国军队终将包围圈缩小。

927日拂晓,日军步、空、炮协同作战,向迷回村、盖房沟等阵地发动全面攻击。同时,察哈尔派遣兵团南下部队为直接支援第5师团作战,派十川支队经浑源向平型关中国军队左翼绕攻,在西河口一带遭到第21师的抵抗,终未得逞。28,71师第2143个团,向六郎城、鹞子涧日军攻击,连夺山头、村庄数个,歼敌1000余人。但程继贤第434团,因突入太深,被敌包围,除数十人突围外,其余自团长以下均壮烈殉国。傅作义即令第218旅支援,日军也增兵反扑,敌我双方在团城口一线胶着,呈对峙状态。

929,日军又以两个纵队向我进攻,阵地数濒危殆,经守军奋勇抵抗,方挽回颓势。至此,平型关血战已达八九日,日军终未能越雷池一步,中国军队也无法全歼敌于平型关外。

正值平型关鏖战之际,日关东军混成第15旅团南下应县,于927日向恒山与雁山的邻接部--茹越口发动猛攻,以策应平型关方面的第5师团。

茹越口亦为内长城防线的交通要冲,是从应县至繁峙的必经之处,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阎锡山虽在此处筑有国防工事,但山地纵深较浅,而且处于晋军和刘茂恩军的结合部,守军兵力单薄,仅有第34军梁鉴堂第203旅防守。其后方25里险要的铁角岭、五斗山,虽有既设阵地,却未布置守兵。战斗一开始,日军步兵400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向我阵地猛攻。第203旅第227团顽强抵抗,损失惨重。这时,阎锡山即令第34军派队出击。日军也增兵,战事均无进展。翌日,日军再度强攻,激战至午,防线被敌突破。梁鉴堂率余部退守繁峙以北的铁角岭阵地,继续抵抗。阎锡山又命预备军3个团投入战斗,但未能阻止日军。29日,日军得到补充后,以重兵猛攻铁角岭阵地,梁鉴堂督率余部与日军鏖战,最终自旅长以下官兵1400人全部殉国,阵地失守。日军乃向繁峙急进,30日陷繁峙城。

在茹越口失陷的当日,阎锡山由岭口赴砂河督战。在听取了平型关方面的战况报告后,阎锡山判断日军是以一部兵力在阳方口、茹越口方面实施牵制,而以主力攻击平型关。因此,战区的注意力仍应集中在平型关方面,依然贯彻实施原定计划。

929日上午,阎锡山乘车前往大营视察战况。当晚,他在砂河南边的东山底召集前线高级将领开会,商讨对敌之策。傅作义等总部幕僚拟定出两个方案:一是围攻茹越口、繁峙,歼灭平型关外之敌。其步骤为:先以代县东的马延守、姜玉贞两旅协同五斗山以西的方克猷独立第2旅,攻击进入茹越口、繁峙间之敌,予以围阻牵制;繁峙以东的第35军董其武、孙兰峰两旅仍向团城口前进,先击垮六郎城、鹞子涧线上之敌,配合活动于敌后的八路军,歼灭平型关外的板垣主力兵团,然后再消灭繁峙之敌。二是坚持平型关、团城口阵地,夹击入侵繁峙之敌。即先以位于繁峙东西的第35军全部夹攻侵入繁峙之敌,驱敌出茹越口后,带动刘茂恩军向团城口方面转进,以主力包围抄袭平型关、灵丘间的板垣师团。

上述两个方案相比较而言,第二方案较为可行。从兵力对比看,平型关正面为第5师团主力,而侵入繁峙之敌仅关东军第15旅团;我平型关方面守军经数日激战,伤亡较重,欲全歼板垣主力实为不易,而繁峙方面我后方兵力雄厚,如能迅速调集强大兵力,同心协力,多方夹击,是不难一举歼灭该敌的。从战略与战局上看,关东军侵入繁峙,威胁我主战场侧后;平型关虽战事胶着,但主动权依然在我手中,即使一时不增援出击,尚可坚持,所以,先围歼繁峙之敌,方可解除平型关后路被截之忧,否则,日军由侧后与正面两面夹击,平型关我军将陷于不利境地。

阎锡山先以第一方案问各将领,将领们顾虑重重,一时难以决定。阎又提出第二方案,依然各执一词。正当讨论当中,接到前线紧急报告说,平型关日军正向平型关南翼的白崖台、东长城村方向移动;茹越口方面,从五斗山反攻铁角岭、茹越口的方克猷旅,溃退代县。阎锡山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听从了杨爱源繁峙之敌有可能经峨口直窜五台山的提醒,深恐通往五台山的退路被截,竟拍案而起,说道:“我看如此战局,无法补救了,迟退且陷全灭!星如(杨爱源字)、宜生(傅作义字)就下令全线撤退吧!”于是,决定缩短战线,各路大军向五台山区的神堂、车厂、楼圪梁、峨口、峪口,经代县、雁门关至阳方口之线转移,占领斜角阵地阻敌。会议结束,已是午夜1(301)。阎锡山又给在代县的王靖国打电话,但电话已不通。他更感不安,计划全线撤退至石岭关以南的忻口地区以保卫太原。部署完毕,阎锡山趁夜骑着毛驴赶往五台县台怀镇,路上不禁触景生情,赋诗一首:“雪天彻夜走清凉,飞灯光耀遍山梁。老人途中迟行进,徒步渲泥衣带霜。这首诗仿佛是一幅自画像,将自己在朦胧月夜缓缓跋涉于蜿蜒泥泞山路的旅途劳累的样子,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了。

930日上午,阎锡山抵达台怀镇正式下达了由内长城防线全线撤退的命令;雁门关方面则由行营参谋长朱绶光代其下达撤退命令。岭口行营人员及卫队也由朱绶光率领撤回太原,行营随即撤销。然后,阎锡山由台怀镇抵达豆村,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杨爱源、续范亭、张培梅、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与会。会议着重讨论了保卫太原和八路军弹药、给养补充等问题。

从撤退命令下达至102,内长城防线各军相继向预定地区转移集结。这样,阎锡山在砂河和平型关外歼敌的计划也随之破灭。阎锡山为此感言:“撤兵令下意凄凉,指挥杂军愧无方。原由平型复南口,孰意茹越殒鉴堂。”

平型关作战期间,中国空军北正面支队(队长陈栖霞)曾多次轰炸大同、繁峙、平型关等地日军阵地。919日,以30架飞机对日军进行轰炸和扫射,炸毁大批重型设备;并在大同和太原的空战中击落日机2,击毙日集成飞行团侦察机中队长平长一。921,中日双方在太原进行了华北战场上的首次空战。日关东军飞行第16联队第1大队长三轮宽率川崎95”式战斗机15,掩护第12联队“93轰炸机6,从阳高机场起飞,于1430分侵入太原空域。驻太原的中国空军第5大队28中队长陈其光率霍克Ⅲ式战斗机4架迎战,并有航校暂编大队的战鹰3架助战。经半小时激战,三轮宽座机的发动机被击中,迫降于太原以北大盂麦田之中,被当地农民击毙。

内长城防御作战从战斗打响到撤退,历时10余日,二战区所属军队凭险据守,进行了积极的抵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精神是值得后人称道的。而作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亲自赴岭口督战整整一个月,无疑也是值得赞赏的,但其中也暴露出了他在战役指导上的一些失误。如:把敌放进关内围打的计划,不啻为引狼入室的一步臭棋。如前所述,内长城防线是阎锡山苦心经营多年的一道防线,完全可以依此阻敌,平型关方面与敌相持10余日就是最好的例证。相反,把敌放进平型关再进行围歼,不但使内长城防线丧失作用,而且将凭险据守的积极防御作战变为同装备优良的日军进行阵地消耗战,实为失己所长,补敌所短。当时在山西前线的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曾将阎锡山的上述计划报告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于921日给彭德怀的电报中说:“阎锡山现在处于不打一仗不能答复山西民众,要打一仗则毫无把握的矛盾中,他的这种矛盾是不能解决的。你估计放弃平型关,企图在砂河决战的决心是动摇的,这种估计是完全对的。他的部下全无决心,他的军队已失战斗力,也许在雁门关、平型关、砂河一带会被迫地举行决战,然而大势所趋,必难持久。事实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判断。当关东军第15旅团突破茹越口防线,攻陷繁峙之时,阎锡山仍无信心围歼。试想如果将板垣第5师团放进平型关内,能否将敌全歼?幸好后来未实行原计划,否则果真把板垣放进关内,其后果更不堪设想。

有鉴于此,致使作战计划变化太快。从军事战略学上讲,指挥官应根据战局的发展与变化,及时修订其作战计划与方针。但是,阎锡山在此次战役中,还未全面实施其把敌放进关内围打的计划,就一改初衷要歼敌于平型关之外,而且其计划的改变还不是依据战况的发展,而是听信他人所言。这些无疑给整个战役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对于上述失误,阎锡山不知是有自知之明还是故作姿态,于930日下午在台怀镇特致电蒋介石,请求处分。电文除报告了战况及军队部署外,:“山指挥无方,丧失关隘,贻误国事,非特自疚,实为国法所不容,恳钧座呈请政府严予惩处。蒋介石当然不敢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责备一方诸侯,于102日复电,对阎锡山加以慰勉。电文曰:“吾兄躬亲督师,为国操劳,殊深嘉佩。平型小挫,请毋介怀,仍盼策励各军,继续杀敌,以争最后胜利。

内容整理自《山西抗日战争史》(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

版权所有©桐峪1941培训基地|晋ICP备2023021765号|邮编:032610|电话:0354-8547666|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桐峪镇(G207乌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