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根据地民兵造石雷。资料图片
1942年10月,日军集中第36、第69师团各一部及伪军约万人,向太岳抗日根据地北部地区进行“扫荡”,占领了沁源县城及周围一些地区。
沁源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岳山麓,是晋东南、晋南、晋中交会之地,地理位置重要。日军行动受挫后,主力于11月中旬撤离,留下第69师团两个大队和伪军一部,据守在沁源县城及周边11个据点,后又修建了安泽至沁源、沁县至沁源、临汾至屯留的公路,企图分割太岳抗日根据地。
一
为了打破日军的企图,中共太岳区委和八路军第129师太岳军区决定,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随即由中共沁源县委与太岳军区决死第1旅第38团共同组成围困指挥部,统一组织力量,开展围困斗争。
围困指挥部首先动员沁源城关和交通要道沿途村镇15000多名群众转移到大山里去,使沁源变成一个“无人区”。广大群众积极响应,藏好带不走的粮食,几天之间就离开家乡,扶老携幼走进山区。
沁源县的坚壁清野,使日军无法就地获取给养,难以组织伪“维持会”。同时,太岳军区以决死第1旅第38团和第25、第29团各一部为骨干,与县、区地方武装和民兵相结合,组成13个游击集团,在日军据点周围广泛开展麻雀战、狙击战、地雷战、伏击战和破击战,昼夜袭扰,持续3个月,使日伪军伤亡不断增加、交通不断遭到破坏、补给日益困难。
二
坚壁清野形成“无人区”并非对付侵略者的唯一手段。在一次战斗中,第38团指战员用自制的土地雷成功炸翻敌3辆汽车。广大民兵和群众受此鼓舞,纷纷要求学习制造地雷。围困指挥部遂举办造地雷培训班,由工兵专家聂培彰负责教学,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人人造石雷的群众运动由此兴起。当时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一个石头蛋,中间钻眼眼,别看个儿小,本事不简单……人人都学会,保卫咱家园。”
围困指挥部提出,在敌军据点周围半里地至5里地左右,凡可行走之处,哪怕是无人居住的村庄,都要布满雷阵、雷群、雷网、单个雷和陷马坑。为了增强地雷战的威力,还要用乱物、灰土、杂草等对地貌进行改造,将各种雷阵、雷网伪装起来,使敌人难以辨别。
敌人并不甘于就犯。他们放弃大路,转而沿河道涉水前行,或紧贴山壁寻找死角通过。为此,沁源军民研制出埋在河里的“水雷”、挂在树上的“半空雷”等,将敌人可能通行的山川道路尽数封锁。不久,敌人想出了驱使群众赶上牛羊在前面开道的毒计。很快,沁源军民又针对性地设计出一种“踏拉雷”,即前边的人踏上,后面的地雷爆炸。被地雷炸怕了的日军找来探测器,妄图打破地雷阵。沁源军民也很快造出了对付这种“洋玩意”的“雷上雷”,即埋两层地雷,上下连接,敌人一旦起出探到的上层雷,就会牵动下层雷。此外,沁源军民还研制出“子母雷”“连环雷”“跳雷”“看家雷”等多种地雷,令敌人防不胜防。
仅在1942年底1个多月的时间里,日军就在安沁大道上遭遇地雷袭击20多次,死伤100余人。
三
与地雷战紧密配合的是冷枪战。最初,气焰嚣张的日军看不起沁源民兵,给他们起了个外号叫“三粒子弹”,意思是弹药缺乏,枪里只有三颗子弹。
在第38团连续举办了三期特等射手训练班之后,广大民兵的射击技术得到普遍提高;加上实战磨砺,民兵中涌现出不少神枪手。任念、李文海、贺风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枪法出众,作战更是勇敢,令沁源的日伪军十分忌惮。
沁源民兵不仅频频杀伤敌人,还开展了各种破坏行动,如将日伪军的水井填平、柴火烧掉、牲畜牵走等。为了预防民兵袭击,沁源县城的日伪军设置了7个固定哨和6个游动哨,夜间要在二三里路之外巡逻,有时还要在城关附近的村庄燃起火来。敌人夜里不得安宁,白天也不好过。沁源民兵在敌据点四周山上插起红旗,点燃狼烟。敌人一旦出来挑水、打柴、找粮,便会遭遇突袭,伤亡陡增。
1943年1月,日军第36师团1个营接替沁源防务。接防后,日军放弃9个外围据点,专守沁源县城关和交口两个据点,并抢修公路进行补给。围困指挥部继续开展群众性游击战,在日军侵占的点线周围遍布地雷,不断杀伤日军。同时,组织群众在武装掩护下抢耕抢种,并利用夜暗摸进日军据点及附近村庄搬运粮食,先后夺回粮食7000余石。8月,日军又以第26师团1个营接替沁源防务。
1945年3月,沁源军民向敌人发动最后的围攻。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日伪军踏响地雷数百颗,粮弹来源全部被切断,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不得不在沁县1000多名日军的接应下,于4月11日逃出沁源。
在两年半的围困作战中,沁源全县无一村建立伪“维持会”,无一人投降。被困日军则两易防务,三次收缩阵地,被迫龟缩在0.1平方千米的山头上。沁源军民共歼灭日伪军4000余人,创造了群众性长期围困战的范例。
沁源围困战胜利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指出:“经过了多次反‘扫荡’战斗与围困敌人的战斗,八万人口的沁源,成了敌寇坚甲利兵所攻不下的堡垒,成了太岳的金城汤池。”“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版权所有©桐峪1941培训基地|晋ICP备2023021765号|邮编:032610|电话:0354-8547666|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桐峪镇(G207乌海线)